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近日事件反映和解之路不容樂觀

2017.07.26 14:00 時事 陳勇

林鄭月娥特首當選行政長官後,多次邀約反對派政黨交流會面,表達新一屆特區政府期望與反對派修補關係的意願。但從近日兩宗重要議題可見,關係修補之途絕不平坦,且主要責任誠然在反對派一方。 首先,在特區政府的人事任命上,新一屆政府的司局長以政務官背景的人才為主,政治色彩較淡薄,算是實幹型的團隊,而有政黨背景的局長亦只有2名,分別是民建聯背景的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及民主黨背景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與上屆政府比較起來,本屆政府有民建聯黨籍的局長較上屆少了一位,而羅致光則是香港回歸以來,首位在加入政府前是反對派政黨成員的官員,如非民主黨要求羅致光先退黨,他甚至會成為首位擁有反對派黨員身份的局長。

反對派製造撕裂拒和解

對於此一破格的安排,顯然是新一屆特區政府釋出的善意,也體現了林鄭月娥「用人唯才」的管治理念,對此,建制派大多數也表示支持。可惜的是,林鄭月娥與建制派的善意並未換來反對派同等的善意回應,在副局長的任命上,反對派始終放不下「敵我矛盾」的鬥爭思維,因人廢言,往往因政治立場便否定一個人。每當傳媒提及愛國愛港社團背景人士有可能出任副局長時,反對派總激烈反對,對人不對事;相較起來,建制派對反對派背景的人出任問責官員表示歡迎,豈非更加客觀公道,也釋出了「和解」的善意?試問一下,到底是哪一方願意和解,哪一方不斷在製造撕裂呢? 更何況,香港是國家的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愛國愛港是理所當然的政治立場,有愛國社團背景更非政治包袱,反對派對愛國愛港立場鮮明的人如此防範和反感,究竟他們還認不認同「一國兩制」了?一位履歷亮麗的人,倘若唯一的缺點便是太過愛國愛港,這難道也算是不適合擔任香港問責官員的正當理由嗎?

反對派為DQ四人發難

除了官員任用上的無理取鬧外,從反對派在高等法院裁定劉小麗等人喪失議員資格後的反應,也反映了和解之路絕不平坦,特區政府及建制派更不能為和解而和解,甚至犧牲重要的公義和法治原則! 在高院判刑後,反對派非但不服從裁決,甚至借故發難,肆意擾亂立法會秩序及拉布,導致東涌新市鎮擴建、中九龍幹線主要工程、沙嶺骨灰安置所及火葬場等多項民生議案被拉倒,市民利益直接受損,這豈非以個人政治私利脅持公眾利益的表現?所謂一人做事一人當,每個人也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反對派不服高院裁決,大可按照司法程序提請上訴,又何必綁架市民利益?市民是無辜的。更何況,立法會議員帶頭踐踏《基本法》,繼而被取消立法會議員資格,可謂罪有應得,也是法治的彰顯,反對派更沒有理由拉香港和港人一起陪葬! 從官員任命及司法覆核裁決可見,反對派根本沒有示好的意向,實際上更變本加厲,向特區政府、建制派及香港市民步步進逼,所謂和解之路,確實不容樂觀! 圖:大公報、蔡若蓮 Christine Choi https://www.facebook.com/ylchoi.hk/ http://news.takungpao.com/hkol/imgs/2016-01/1426957.html#p=3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