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法援申請者與律師「固定配搭」這筆 誰來解惑?

2017.06.14 22:30 時事 余非

事情的發展太戲劇性了,郭卓堅被禁申請法援三年。 網上反應以大快人心為主!是的,對一個「被內地軟禁一年,用加料冰糖燕窩越獄,至黑龍江、過境海參崴、去莫斯科、轉機柏林再飛回香港……」也說得出的人,十年間法援長申長有,正常市民都會覺得不尋常。 這篇文章求真相,嚴肅認真地繼續追問法援、律政系統,乃至政府相關部門未回答的若干疑問。 不得不重提本人舊文《法援、司法覆核,有人嗎?我想問…… 》,請大家再登入(https://hkgpao.com/articles/124793),仔細看看那個花了三整個工作天去查核的長表。表內反映出來的不合理現象,至今仍未有人認真解畫。禁郭卓堅申請法援三年?一直都批得好好的,為何忽然喊停呢?假如我把這行為理解為有人在「改錯」,及發出「懲罰」,準確嗎? 知錯能改是好事,只是,「錯」在哪?似乎尚未深究。 尚有以下四問:

1. 查法援署審批資料時才驚覺──一個用公帑的機構,原來在各方面都不如想像中透明。法援網的「關於我們」、「法援援助計劃」等,固然有簡單交代申請流程,甚至有短片簡介程序等。入「部門架構」,也有圖示部門名稱。可是,最關鍵的審批委員呢?他們是哪些人,如想知道名字、如何遴選,等等,資料呢?部門架構是硬資料,如果想要「軟資料」人名,為何一點訊息都沒有?如此神秘,我怎知道申請者與批出者是否有某些關聯?沒有關聯,也想由人名、身份去確認沒有關聯。 2. 法援網頁有「統計資料」一欄,大喜。走入去一看,是大路、相當粗糙的民事、刑事分類統計數字;類別粗分到基本上沒有多少解讀意義。假如我想知道某個類別,如司法覆核批出案件勝敗訴比例──一個完全不涉及私隱的總體數字,法援網都沒有公佈。 3. 第三問涉及監督。申請法援者的資產申報如被懷疑失實,有機制跟進嗎?以郭卓堅為例,已有傳媒公開質疑他的申報有問題,誰有責任去跟進核實?申報失實的懲處,有沒有追溯期,過得海就是神仙?仍然是公正性的監督問題!如果公正性被質疑時,法援有沒有制衡及監督機制? 連警員也有監警會,可是,原來假如法援、乃至司法系統被懷疑公正性出大問題時,是沒有機制可以發揮監督及制衡作用的? 4. 以下是最有問題的一點──為何用的是法援,卻可以指定律師?以郭卓堅為例,請大家重看長表,郭卓堅在使用法援的情況下,長期跟何俊仁律師行及潘熙合作。其配搭之穩定,令人有很多很多疑問?……。而長表反映,在「郭卓堅法援+何俊仁律師行及潘熙」組合十年馳騁期間的2011年11月6日,郭卓堅以民主黨黨員身份出選區議會選舉──這,是合理關係嗎?壓軸的第4問,大概應該有立法會議員跟進一下吧!
有時,我會理性地反問,法援署每年批出的案件以萬計,涉及郭卓堅的,依表內反映才三十宗上下,是很小的比例,用得著不斷寫文章咬住不放嗎?我曾認真地反問自己。 答案是,郭卓堅的司法覆核直接涉及阻礙特區政府正常運作,拖死了的、影響了的,是整體社會利益。香港社會已因有人濫用司法覆核而做起事來礙手礙腳,直接間接令香港沉淪。這是五十宗乃至一百宗婚姻、人身傷害案(法援網內的統計分類)出問題也不可比擬的傷害。還有,在郭卓堅身上顯現的上面第4問,是個小問題嗎? 法援運作曝露出來的不合理,郭卓堅「個人」再被禁申三五七年都不足以釋公眾疑慮。香港,你還敢說你的核心價值是法治嗎?抑或,「港式法治」,從來都不是真正的不偏不倚?香港,你有自己想像中的高大威嗎? 回歸二十年了,不少面向都不進則退,怨誰? 原圖:文匯報、網絡圖片、大公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1/25/HK1611250013.htm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6/1209/3401108.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