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大多數」就不該沉默

2017.05.30 16:00 時事 馮家彬

政府邀請房協研究在大欖及馬鞍山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興建公屋,單是研究都要1年半載,其後還起碼要過四關:1)郊野公園委員會,2)環境諮詢委員會,3)城規會,4)立法會。冇3至5年都不能通過。但至少將這個最嚴峻迫切的社會問題,拿出來討論、研究。雖然如此,一向環保戰士上身的朱凱迪立刻飛撲出來反對,還有什麼19個環保團體發表聲明,並到候任特首辦請願,表明反對房協進行研究。這些人士、團體,什麼綠色力量、環保觸覺、長春社、地球之友等等,聚埋一齊,製造聲音,有理冇理,意圖壟斷反對聲音。 他們的理據,似是而非,堅持「先棕後綠」,嚴重罔顧現實。這些「棕地」,業權十分複雜,大多數在私人業主手裡,還有在棕地的經營者,收回要經過非常冗長的談判、賠償,要解決燃眉的房屋問題,遠水怎能救近火?又有少數人士挾農耕問題上位,以維護村民的農耕為名,要求不遷不拆,反對把農耕化為發展用途。可能他們相信,社會民怨越大,他們有更多的政治籌碼,打著環保旗幟,反對郊野邊陲建公屋,真正目的只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

沉默大多數應發聲

回想2013年尾,佔中聲音開始風起雲湧,起初的時候,市民不以為是,又或者怯於支持佔中小眾人士針對,不願發音反對。佔中聲音越來越大,直至2013年8月8日,我和其他6位反佔中人仕,發起「幫港出聲」的平台,經過幾百場大大小小的辯論,媒體廣告,再經歷2014年中的逾150萬人反佔中簽名,逾10萬人的大遊行,才把形勢轉過來,清楚的告訴香港市民,特區政府和北京當局,其實反對佔中才是大多數的民意,令政府有了強力的民意後盾,把其後的佔中、暴亂,平復下來。這個過程,令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大是大非,不能因各種理由而不發聲,既然是大多數,就不該沉默。

政府應廣集民意

700多萬市民,都是香港房屋的持份者,政府在這個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上,一定要得到多數的民意支持,待房協完成研究後,由政府向全港市民發出民意調查,我相信市民將會以香港長遠利益為依據,支持郊野邊陲建屋政策,不要被人少少、聲大大的環保分子壟斷聲音。 圖:大公報 http://photo.takungpao.com/hk/2016-01/1427501.html#p=4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