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井底之蛙何需溫水煮?

2017.02.18 16:00 時事 邵盧善

不讀書、無以言。沒有大局思維的人,不足以從政。 港人視野愈來愈狹窄,口中不斷叫嚷「提防溫水煮青蛙效應」的人,往往不自覺,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處境並不超越溫水中的青蛙,不過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上世紀50年代,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香港主要報章最少三大版國際新聞,遠在非洲的剛果、阿爾及利亞、羅德西亞(今津巴布韋)等國家政局動盪,比利時、法國、英國等西方殖民帝國如何管治、僱傭兵團怎麼鎮壓?報章都有詳盡跟進,更不必說其他重要新事物的發展。

當年國際新聞大受歡迎

70年代,國際新聞仍然是媒體重點,越戰、英美政壇選舉,已是電子媒體必選論題。我曾在商台兼任主持一個五分鐘環節,評論國際時事,並經常在港台時事節目「七十年代面面觀」主題分析國際時事,相當受歡迎。八十年代,轉職香港電台,繼續堅持每日一段「國際經緯」。我認為,媒體關注國際社會發展,有助擴闊港人視野,建立大思維格局。 年前,在一個新聞歷史博物館的有關場合,碰上警務處與消防處的兩位前任處長,不約而同憶起當年報章國際新聞,異口同聲讚美感恩,坦言當年如果不是常看報,應考公務員或是升級試時,就答不出有關世界發展的問題。

近年社會思維發展偏落

可惜,近年社會思維發展有所偏落,與國際都會所需的素養愈走愈遠。港人不是不接觸外界,港人平均每年外遊率之高、以及每年接待外來遊客之密,肯定世界前列。不過,關注焦點偏向於吃喝玩樂消費訊息了。試問,今日年輕世代,美英法德俄日這幾個重要國家的行政首長名字記得幾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巴西、南非等新興國家的首都,又能夠說出幾個? 盼望關心政治的港人與年輕世代,關注特首選舉的同時,不妨也向外看看世界的發展。尤其動輒標榜與英美政客交往的政客及學者,更應緊貼美國政壇近況,研究美國社會是如何撕裂的?如果有機會修補創痕、轉捩點在那裡?如何推動? 圖:黃之鋒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oshuawongchifung/photos/a.1199170550175451.1073741838.200976479994868/1193863027372870/?type=3&theater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