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挑戰中國在稀土資源上的主導地位,加拿大牽頭聯合英國、美国、意大利、日本、德國和法國等六個七國集團(G7)成員國,將於10月31日宣布成立一個新聯盟,以確保人工智能、電動車和國防科技所需的關鍵礦產供應。
據悉,G7成員國將在聯盟成立時作出「堅定承諾」,增加綠色科技與國防供應鏈所需的關鍵礦產供應。該聯盟還將制定一系列協議,規定G7成員國企業凡涉及承購關鍵礦產的協議,將設置價格下限與儲備機制。
加拿大能源與礦產部長霍奇森(Timothy Hodgson)10月29日批評,某些國家「因為地緣政治或經濟脅迫,試圖限制這些資源供應,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他表示,加拿大已與盟友和企業談判數月,以推動上述聯盟成立。他並未在發言中點名中國,但所指對象不言自明。
眾所周知,與稀土相關的關鍵礦產與現代高科技生產密不可分。風力渦輪機、電動車,以及導彈、無人機等軍工裝備,無不需要稀土原料。G7成立聯盟的目的,顯然是要挑戰中國在全球關鍵礦產供應上的主導地位。但此計難成:中國不僅佔全球稀土開採約七成,更掌控全球約九成的稀土提煉與加工產能。美西方國家即便獲得稀土原料,在礦產加工環節仍難以繞開中國。
稀土資源的管理,並非憑藉多國聯盟即可由量變邁向質變。所謂關鍵礦產聯盟若僅寄望設立價格下限與貿易協議,無異於一群渴求稀土者在「無米之炊」的同溫層裡相互取暖。若不加緊建設提煉能力與技術體系,短期內難以撼動中國的主導地位。
面對G7的組團圍堵,中國無懼壓力。中國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早已證明,唯有真正掌控核心技術,並在多領域實現快速技術躍升,方能在國際風雲變幻中掌握主動、贏得尊重。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