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網約車合法化要真正站在人民的一邊

2025.07.20 16:00 博客 馮煒光

據傳媒報導,拖沓11 年之久的網約車立法是所以能破繭而出,全因為有中央代表到港,並提出了「必須站在人民的一邊」。有了中央的助力,香港特區才有足夠政治能量去破除利益固化藩籬。這是香港的政治現實。

特區成立只有28年,特區政府的權威需要更多時間去鞏固。特首是由1500名選舉委員會委員投票產生,選舉委員會其實是香港各界利益的縮影。這個制度設計本來的意願是很好的,讓香港各界利益通過其代表賦與特首政治授權,讓他可以有足夠政治支持去施政;但也正因為如此,各界固化了的利益藩籬便很難改變。特首若要嚮應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的號召,大刀濶斧改革,尤其進行刀子向內的深化改革,便會觸及某些界別的蛋糕,令改革舉步為艱。以網約車立法為例,這是共享經濟下的產物,是新興利益。他們在選舉委員會中沒有代言,在社會上也沒有具動員能力的組織。特區政府緃使深明香港社會必須改變,必須站在人民的一邊,必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形格勢禁,特區政府若強行闖關,必然會遭到固化利益的強力抵制,這也是為何網約車立法延宕11 年才能開始訂立的重要原因。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主其事的局長和常任秘書長。若遇上缺乏魄力的人去出任,那麼只會把問題先掃入地氈底,待所謂「時機成熟」才作改變。然而「時機」幾乎永遠都不會成熟。據公開資料,去年12月深獲特首李家超欣賞的陳美寶出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被李家超看重甚至願意割愛的蔡杰銘又在今年4月獲調任為該局常任秘書長。運輸及物流局的主要人馬「齊腳」了,特首又有改革意志,當時欠的是:改革所需的政治能量。因為若固化利益強力反彈,香港隨時出現一定程度的動蕩。誠如上述,能鎮得住場,讓固化利益願意心平氣和地接受改革的只有中央。當傳出中央有代表來了香港,並發出要「站在人民的一邊」的呼籲,相關改革便水到渠成。這種「先由特區政府煮好飯,再由中央號召開席」的改革模式,或許是香港特區其他改革的範例。說到底,要突破固化利益藩籬,特區政府若沒有中央提供的政治底氣,只是孤身闖關,隨時焦頭爛額。但「飯」必須由特區政府先行精心煮好。

但改革的細節也是關鍵:現時整個改革最大不足是:把網約車限制在7年以內車齡,這隨時導致有網約平台、有網約司機,但沒有足夠的合資格網約車。因為不是很多人願意拿7 年以內的車出來跑網約的。有人認為這是對固化利益的妥協,筆者希望這不是實情。因為這樣妥協,只會令網約車改革「唔湯唔水」。黃絲評論員則以陰謀論視之,武斷地認為是:特區政府是為了讓內地產電動車能大量湧港鋪路。因為只有內地產的電動車的價位才有足夠競爭力,車主也會因為其性價比高而願意把車拿出跑網約。是耶非耶,筆者沒有足夠資料下結論。但不論是出於什麼原因,把網約車車齡限制在7年,隨時令改革功虧一簣;筆者誠摯希望陳局長和蔡秘書長能再作考慮。

總的而言,網約車合法化是本屆政府拿出政治勇氣,解決延宕11 年的難題,這個舉措值得肯定。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希望特區政府能正視7 年車齢的桎梏,讓網約車合法化真正徹底地「站在人民的一邊」﹗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