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自從房地產行業爆雷之後,經濟一直受到拖累,市場的悲觀情緒至今未見消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樓價的下調趨勢至今未見改變,不要說沒有V型反彈,連L型走勢亦只見直線向下的部分,未見橫線見底的訊號。
現實是由政府公布的樓價統計數字,依然每月都在下跌;跌幅雖不大,跌勢卻持續不變。有市場人士推測,這重「陰乾陰乾」式的回落,可能還會持續兩至三年,令大家對經濟前景都不敢樂觀。
如果今次房地產市場的調整真需要維時這麼長,將對中國的經濟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社會上的輿論亦因而出現根本性的改變,由房地產該死,變成政府有需要救市。因為大家都開始明白,只要房地產的價格一日尚未跌停,社會的內需一定會受到遏抑,而新的投資亦會停滯不前。
面對這麽嚴峻的形勢,政府已不再袖手旁觀。由只集中力量保交樓,到出動真金白銀收購開發商手上的庫存做整體救市保障房,稱之為「以購代建」。只可惜,整體救市效果依然不太明顯。樓價依然沒法止跌回穩。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救市行動至今仍停留在政府孤軍作戰,缺乏民間資金的投入。中國民間並非沒有資金,而中國的投資機會亦不多,那這些閒資為甚麼沒有出來趁低吸納呢?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 擔心樓價尚未跌完。現時內地一手市場開盤,訂價仍得獲政府首肯。政府為了維持銀行系統的穩定性,常限制開發商訂價過低,令樓價只能逐級逐級回調,結果大家都覺得樓價未跌完,現將未到入市的好時機。
(二) 一線城市的限購要求尚未取消。現將內地的一線城市仍錄得人口的淨流入,對房屋仍有一定的剛性需求。這些城市本有條件率先帶領樓市止跌回升;但政府卻訂下種種限制,阻止這些城市的民間資金可以輕易流入房地產市場。
(三) 投資房地產仍屬政治不正確。內地至今仍不接受房地產有投資屬性,認為樓房只宜自住,不可投資。人們為了保持政治正確,惟有「房住不炒」,導致民間雖然資金充裕,卻沒法協助政府一起救市。
如果政府想對症下藥的話,首先要撤銷限價措施,讓開發商可以按市場肯買的水平來訂價。這樣民間的資金才會相信樓價已完成調整,入市的風險已經很低。
另一方面,政府應該重新肯定,用房地產作為儲存財富的模式是一種正當的行為,政府不但不應橫加限制,有時還可以予以一定的鼓勵。如豁免稅費等。只有這樣,大量內地的民間資金才會重新流入房地產市場,令房地產的低潮早日過去。中國的經濟才可以早日恢復起色。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內地應盡量利用民間資金救市/485896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