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的住宅樓價屢創新低,市場的信心低迷,連剛性的住屋需求也集中以租的方式反映,以避免招致資產蒸發的風險。這種發展已為住宅樓市帶來負面的連鎖反應,以致價錢愈跌,買家愈不想入市,愈缺乏買家入市場,價錢就愈加回落得快。政府若不設法扭轉這種趨勢,香港有可能像97之後那樣進入通貨緊縮,進而對實體經濟也帶來難以修復的破壞。這是香港經濟現時面對的重大威脅,政府不應坐視不理。
據前線的地產代理反映,現時市場上不乏想入市的買家,只是他們的購樓意欲不斷被銀行挫傷。銀行要不是挑剔他們的入息的可靠性,就是乾脆說銀行已用完相關的資金配額。香港人買樓,很少人可以一次過用現金支付,大多數都需要借助銀行的按揭貸款。若果銀行不肯做按揭, 樓市根本沒辦法支撐得住。
我覺得,銀行現時並非因為資金不足而不想做按揭,更大的原因是現時做按揭接近無利可圖。現時本地流行的按揭計息方法是同業拆息加1.3%,並以優惠利率減2%作上限。問題是近期同業拆息太高,有時不用加1.3%已超上限,以致銀行經常要用優惠利率減2%的上限演算法來計息。這不是銀行喜歡經常出現的計法,原因是會無利可圖。如是令到銀行不願撥太多的資源去做樓宇按揭。
然而,這樣做足以對樓市造成致命性的打擊,既會影響市民的消費意欲與投資能力;亦足以破壞政府的財政收入,叫政府難以運作。因此,政府必須及時地果斷出手,改變目前按揭市場的生態環境。
首先,政府應指引金管局,利用手上的資金,調校銀行的同業拆息,在不損及聯匯的前提下,令銀行可以在做按揭時有合理的息差,不至於完全無利可圖。
此外,政府亦可着令按揭證券公司,積極地在市場上用較吸引的價格向銀行收購銀行手上的按揭貸款,讓銀行可以騰出更多資金去做新的按揭。美國在次按危機時,就透過聯儲局斥資向房利美與房地美等專做按揭的機構,大量收購他們手上的按揭證券,好讓他們有源源不絕的資金去扶持房地產。即使到了今天,聯儲局仍未停止在市場上買入抵押貸款證券。
我一向不贊成政府干預市場,但現時香港的處境危急,若不及時讓樓價回穩,一旦市場失去了信心,屆時政府才出手的話,就可能為時已晚。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政府應協助銀行多做按揭/46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