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發生多宗疑因照顧者「壓力爆煲」而引致的慘案,由此,筆者曾在2022年11月30日的立法會大會提出議員議案,促請政府推行「照顧者為本」政策,並獲立法會同事支持通過。在此筆者要表揚政府,在支援照顧者上,回應迅速,即時增加資訊網站及照顧者支援熱線182183,以供照顧者查詢。筆者早前在立法會上口頭質詢有關照顧者支援熱線的使用率及求助分類,當中可以得知,在熱線運作至今,已有約14000個求助電話,可見熱線是有需要,在這方面政府確實是花了心思。因此,筆者要表揚政府「辦實事,為市民」。
可惜近日九龍塘又再發生一件「以老護老」照顧者慘案,一名老婦擔心無力照顧丈夫而涉嫌謀殺丈夫並自殺。其實近年社會出現愈來愈多「以老護老」、「以老護殘」的人士,主要原因是香港人口日益老化,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統計,香港人口老齡化問題在過去五年持續加劇,人口年齡中位數由2016年的43.4歲上升至2021年的46.3歲。此外,65歲及以上長者數量在未來25年內將增加接近一倍。長者數量由2021年的145萬上升至2046年的274萬,佔總人口的比例由20.5%上升至36.0%,即每三名港人中便有多於一名是長者。隨著長者愈來愈多,「以老護老」、「以老護殘」勢必增加,而當中更是有不少隱蔽照顧者。因此筆者認為現時政府針對照顧者的支援過於被動,像不少「老友記」根本不懂如何瀏覽網上的資訊,導致他們難以得到及時支援。
因此筆者認為政府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第一,政府可以加大宣傳力度,照顧者支援熱線有30條,政府提供數據說明每日平均有約80個電話尋求支援,即平均每小時接約3.33個電話。既然數據顯示,照顧者支援熱線有效而且並未飽和,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令更多照顧者掌握。同時,政府應盡快展開「支援長者及照顧者先導計劃」,加強對關愛隊的能力培訓,充分發揮關愛隊作用,縮短原定1年的試驗期為半年,使計劃可由現時兩區的關愛隊盡快擴展至十八區運作,以求盡快識別「高危」及隱蔽照顧者。
第二,筆者注意到,其實現行的照顧者支援措施,主要由社會福利署負責及推行,而照顧者壓力是不分階層的,社福機構難以接觸隱蔽照顧者。筆者根據以往在地區的工作經驗得知,其實有不少被照顧者可能是長期病患,需要去醫院覆診。有見及此,筆者建議醫務衛生局和社會福利署建立恒常轉介服務機制,當負責為病人覆診的醫生發現照顧者出現情緒問題或身體狀況存有異樣時,便適時提供轉介服務。
第三,隨著宣傳力度增加,關愛隊發揮預期作用,識出高危及隱蔽照顧者,尋求支援人數勢必增加,因此筆者希望政府全面檢視照顧者政策,整合資源為照顧者提供集中有效的支援,全方位向照顧者提供支援服務,同時政府當局也應密切注意,持續評估自身服務的承載能力,未雨綢繆,為將來的資源使用作提前部署。
筆者曾在地區工作朝耕暮耘數十年,每每見到照顧者們之無助,被照顧者之苦痛,都難以釋懷。尤記得羅文那首老歌《獅子山下》,歌詞裡那句「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相信懷有「獅子山精神」同舟共濟的香港人都不願再看到悲劇重演。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2018年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講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更高水準上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因此為了市民的幸福,為了這群甘願為照顧親人而貢獻自己的「無名英雄」。筆者含淚促請政府當局,急市民所急,必須盡快全面檢視及加強完善照顧者政策,以免再發生照顧者悲歌。
作者李世榮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執委、新界社團聯會副會長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星島日報圖片
https://image.stheadline.com/f/680p0/0x0/100/none/93cfedf0bf36e6dcd25c36f6b12002cf/stheadline/inewsmedia/20230810/_2023081013004240806.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