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說到自己一生人踫過兩個自覺非請不可的人,今天和大家分享另外一個故事。
時間是大約1994年,我44歲,已經離開了星島集團,並創立了《Recruit》兩年。《Recruit》是一份在地鐵免費派送的報紙,它出乎意表的成功,竟然代表我們每周都面對難解的危機。
每周五我們要印刷120,000份報紙,星期二則印60,000份。由於我們要倚靠外面的印刷公司,而每間所能供給的時間都有限,我們每期最多只可印刷96版。
這數字代表的收益一點也不少,更代表《Recruit》創立後7個月已經收支平衡,第一年已經有錢賺,絕對是出版界的奇蹟!
但96版的報紙,代表我們收入已經到了極限。作為創業者的我來說,剛成立就沒有了增長機會是不能接受的。
外面的印刷公司,包括一些願意恊助我們的報紙,非常幫手,但以我們的印量,時間所限,有些只能印幾萬份,另外印的頁數又參差,最多32版,有些更少,代表我們每周要用4至5間印刷廠才能成功印足4個Section的數量。加上我們要釘裝每份報紙,印好的Section更要分送3間釘裝公司做好才能出版。
大家可以想像安排上的困難:星期四晚上10時前製版後,要將菲林送到4間不同地方的印刷廠,它們大多都要印好當日的報紙,待清晨5時許才能開機,7時左右第一批的Section開始送往3間釘裝廠,待所有報紙的Sections都集合起來才能釘裝。
星期五早上至中午2時左右,只有幾小時空間做好製成品,然後幾十噸報紙必須在當天日光日白內於4時前運送到每個地鐵站入箱鎖起,留待5時開箱,讓放工的白領族拿取。
最後的一個難關就是過了4時左右,報紙就不能運進地鐵站,因為害怕人貨爭路下發生意外。
假如這10多小時內的Just in Time供應鏈斷䌫,這個星期的報紙就作廢,數百萬元的廣告費也泡了湯,雖然沒有發生,但我怎能不去想解決方法!
答案就是建立自己的印刷及釘裝廠,投資數目要數千萬元,更要找到其他印刷生意。幾經艱辛下,才找到足夠的投資者及融資。
當時全球的印刷工業正在開始電腦化,而香港的員工基本上都是學師出身,用英語溝通、交流及學習都是挑戰。要電腦化,就代表要在外地找個熟悉電腦的印刷主管。
我和出版之友印務公司的總裁飛了去英國找人,早早安排好招聘公司,所有Interview都要在一天內完成:早上是第一次見,1小時後決定是否再見;下午則第二次見,然後傍睌要作出決定。時間非常緊迫,皆因我們都要急著回港。
當天的Interview非常順利,早上大概10個求職者,都是英國各地不同報章及印刷廠的廠長或技術高管,基本上沒有哪個不能勝任,尤其在電腦控制品質方面,比香港實在行早了不少。不過,我們慢慢地開始理解到面對的問題為何。
首先,我們發覺需要的是有建廠經驗的人,即所謂Greenfield Project Experience,由爛地一片把廠建起來!水、電、燃料、建築物、機器物流佈局、環保等需求,都是我等沒有經驗的。
更大的問題是,所有申請人對香港的認識都是近乎零。到了後來,我們發覺適合的人都似乎是有「試下啦」心態,特別是97回歸對英國人是個憂慮。
我們最怕的是請了人,3至6個月內發覺生活不理想就辭職算了,那會是對我們計劃的大打擊。
到了問申請人有甚麼問題時,有一個申請人竟然說,為了見這份工,帶了妻子到倫敦!他說如果得到這份工作,和妻子分別生活肯定工作不能長久,所以有個不請之求,希望我們也和她見面解釋香港生活的一切,待他們兩夫妻都搬來。
這一刻我的腦海立刻告訴我:「是他了!」所有的條件他具備了,更重要是他願意把家庭搬過來破釜沉舟地工作。想不到,最後竟是我們花上不少時間來安撫他的妻子來港生活。
這位印務總監最終在香港服務多年,直至退休,有了他的加入,更令出版之友成為非常成功的公司,後來更接下了《蘋果日報》和《星島日報》兩個大客戶,此乃後話。
見人見得多,就知道申請者如能滿足招聘人兩個條件,幾乎是必請不可了:其一是申請人有破釜沉舟之心,願意長期為企業服務;其二是有最大的決心及能力來貢獻企業。
困難的地方在於,你必須在短短半小時至半日內,令Interviewer深信你有這樣的能力和決心。
上述的兩位朋友做到了!你會不會是另外的一個呢?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