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一個奇怪之處,就是這十多年來有樓人士(也即是業主)都好像有了原罪,原因為何?只因自己死慳死抵買了樓而其他人沒有?
2022年是近年置業最低紀錄之一,只有45,050宗,10,315宗買一手樓,3萬多是購買二手樓。相比2021的74,297宗,少了近四成。
去年的樓價跌了15%,代表甚麼?政府公佈銀行錄得連續三個月不供款的按揭,一宗都沒有見到,這是說明了香港人底子厚,經濟雖差,但大家都頂得住!
說實話,民間負資產,政府不怕見,怕的只是銀行負資產按揭增加,而市民又供款不足或斷供,令到銀行運作有問題,政府才有警鐘響起。所以政府的辣招不退,再看一會才算。
大部分人買樓都是為自己及家人建一個安樂窩,為甚麼社會好像對業主們有種不明的敵意?
在香港買樓者是否都是天之驕子,能人所不能?當然不是!每個買樓的人,誰不需付出?最少也要削減即時及未來一段日子的消費來做首期及供樓之用,才可換取未來的安穩。
以往做業主的要付出,今天想做業主的也不例外。試問這有甚麼錯?
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香港人死慳死抵買樓上車,置業成功時是「好事分享」,入伙請家人老友吃頓入伙飯是常態,真箇是「有樓萬事足」!
現今大部分人買樓是靜悄悄做的,生怕人家知他有錢?還是買樓有「愧」?愧甚麼?為何有這個轉變?是社會氣氛加上廣傳的謬誤?今天讓我們作些理性分析及討論。
香港人擁有一層樓的有165萬人,擁有兩層樓的是28.5萬人,擁有三層樓的為8.6萬人。有兩層及三層樓的人總要住,很可能住在自己的物業,這樣一來,三層樓以下的都可算是小業主,加起來剛好過了200萬人。
政府不時引用的數字是香港20%的人是小業主?其實它沒說清楚的是只算一樓業主,我卻認為用200萬小業主才是公平比較。
畢竟手持兩至三層樓的,誰不是看到這廿多年來利息低,供樓多年後收入又增加了,除了自住多供一層甚至兩層來收租,退休時養活自己,為自己作打算,怎算得上有錯?
小業主比例的數字越低,得出的結論就是香港是少數人是有樓階級,所以政府不需看僧面也可不看佛面,跌了15%樓價又如何?所以辣招可以繼續下去,不用修改?
假如算200萬小業主是否比例高了很多?當然不是,沒計算的是自住物業怎可能全是一人單位,平均每戶兩夫婦加0.5個小孩,住在私樓的業主家庭已經是近500萬人。再低估一點,以每戶2.3人計,那也是460萬人,也佔超過香港總人口的一半有多。
生老病死,房屋是香港人主要資產,到業主去世,配偶子女𠄘繼,不又是香港人麼?今天做子女的買不起私樓,最終成為𠄘繼人,不又是成為業主?
香港200萬小業主的物業對比80多萬的公營房屋,怎可能私樓小業主不重要?藏富於民嘛!大家捱了大半生儲起來的資產,怎可能不重要?
另一個謬論是今天樓價太貴了,普通人不食不住也要花廿年才買得起樓!真的嗎?低收入的人難道不是應該受政府照顧,入住公營房屋嗎?
樓價今天貴不貴?當然貴!但二、三或四十年前,根據當時的收入來計算,樓價也一樣貴!分別是甚麼?當年銀行按揭寛鬆,10%首期甚至5%首期也可以上樓了。
在種種因素影響之下,今天銀行的首期推高,加上壓力測試,大家付不起20%至30%,甚至50%首期,更要過到壓力測試,才是買不起樓的原因。
昔日的小業主買了樓,要多做一份半份工來供樓多的是。過了三幾年,收入增加了,才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今天你願意作出這個選擇,政府及銀行也不容許你這樣做,明白不明白?
今天供滿了按揭的小業主是66%,代表甚麼?樓價再壓下去,銀行也沒有甚麼風險,所以大家唯有接受現狀?
任何政府政策,如果是長期直接或間接把民間資產硬生生地減少,到底是惠民政策還是與民為敵?
穩定民心為何不重要?資產價值減少15%尚可接受,到了30%、40%、50%甚至更高,大家可以看看香港人如何反應?
都是那一句:政府壓低樓市必須適可而止。辣招是臨時措施,不應變成長期手段,到了真正影響香港人的儲蓄時,社會要承受多大的衝擊?那才是恨錯難返!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