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出之時,正是2023年第一天,先在這裡祝各位讀者新年進步,身體健康。
2022年是大變動的一年。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啟動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這場戰爭延宕至今。歐州國家尤其英國人仰馬翻,通脹颷升。這也是美西方堅持要北約東擴的自作孽。
我國執政黨也勝利召開二十大。這是全球共產黨中極少數能召開二十次代表大會的。2023年3月4日召開的兩會,新的黨領導班子會依次出任國家各個重要職位。筆者相信中共在二十大後的新領導層,會帶領我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香港也經歴了由治入興的關鍵時刻,政府領導班子也換了屆。筆者深信在完善選舉制度後,攬炒派及本地豪閥已經無法再「造王」,也再無法締結成「非神聖同盟」,窒礙特區政府施政,及以高樓價漁肉香港市民。回歸25年來,這一屆特區政府是最能放開手腳、最少內部阻滯的政府。立法會不再是特區政府施政的攔路虎,政府要成立新的政治架構,立法會經過合理質詢後,便會通過。回想十年前的2012年,梁振英剛當選特首時,連成立創科局和文化局都舉步維艱,和今天相比,真的是仿如隔世。
在這麼大好形勢下,筆者期望今年(2023年)特區政府能倚賴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完成下列三件大事:
特首是特區之首,超然於行政、立法和司法之上。《基本法》也特意設立一章闡述《行政長官》的職權和角色。執筆之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忙於解釋《港區國安法》。然而大家有否注意到國務院港澳辦2022年11月28日發表聲明支持特首呈請人大釋法時,最末一段的內容。原文是:「發言人最後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有關的國家安全事務負有根本責任,將深入落實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的『完善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的要求,確保香港國安法得到完整準確、不折不扣的貫徹實施,確保國家安全得到有效維護。」
這份公開聲明「最後強調」,點明「根本責任」,並引述了「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而重點是「完善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筆者相信今年(2023年)3月5日全國人大會議召開時,應會像2021年3月一樣,依法行使創制權,完善特區司法制度。故特區政府宜和中央深入溝通後,主動配合,造好鋪墊。
國家主席習近平2022年7月1日在香港的重要講話中對新一屆特區班子提出要求,其中有「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新一屆政府班子上任剛好六個月,新的藍圖提出不少,但有哪一件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又有哪一個政策是「破除利益固化藩籬」?
筆者經常說:特區高官應有劏房戶心態,應假設自己是一個生活在劏房的年輕人,下課回家只見到數十呎見方的生活空間。近日風高物燥,你會時刻擔心祝融降臨,禍及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然後,你望向金鐘方向,你會想究竟裡面的一眾高官正在為你做甚麼?能為你做甚麼?為何換了政府班子,連國家主席也訓誡新班子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但你這個劏房戶在2023年1月1日的生活和2022年1月1日的,基本上沒有分別﹗
你又看到新聞說:粉嶺高球場的土地原來是屬於政府的,即廣義上你這位劏房戶也間接有份;政府也早在十年前便提出在這裡割一小块土地出來建公屋,可以有3萬人入住。但你發現本屆政府䠖躕不前,猶豫不決。原來由行政會議召集人到好幾位行會成員,再到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副局長,都是高球會會員。副局長甚至是剛卸任的高球會會長,而高球會份屬會所,歸民青局管理。故筆者經常說:若本屆政府不能讓基層市民聲音能有效融入政府決策中,階級矛盾只會不斷累積,終有一天會爆發。這或許是為何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在2022年7月1日說上述一番話的原因。
特區政府在黎智英擬聘洋大狀一案上,盡顯其缺乏預見力。特區國家安全委員會可能事情很多,但由2022年10月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潘兆初批准黎智英所請開始,到2022年11月28日終審法院作出判決,前後延宕近一個半月,難道特區政府便沒有人意識到香港的法官大老爺們,並不是把國家安全放在首位的。香港雖說是奉行普通法,但香港法官不用像英國法官們宣誓效忠代表國家的英皇;更不會像美國法官般對憲法宣誓,誓言以其法律專業「對付美國海內外的一切敵人」。香港法官只須宣誓效忠《基本法》,至於國家憲法,相信以香港法官們那種「重西輕中」的氛圍,只會嗤之以鼻。要香港法官們心裡有國家、把國家安全放在首位、並真誠地以其專業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現時的制度設計,相信到了2047年也達不到這境界。因此,特區國家安全委員會在黎智英擬聘洋大狀案,不應心存僥倖,而應及早考慮不同情境的應對。
另一個迫在眉睫的便是:陸港兩地矛盾會因1月8日通關而大幅升溫,影響民心回歸。特區政府除了透過價格機制,把非香港居民排除在公營醫療系統之外,是否還要考慮其他應對措施。例如請求中央政府同意兩地人流數目在初期不用對等。香港若真的能每天有3萬市民可以回鄕,那麼內地同胞來港是否可以減半?因為港人回鄉度春節主要去廣東和福建兩省;這兩省的面積和消化力,豈是只有1100平方公里、只有逾700萬市民的香港可以相比﹗十年前梁振英剛上台,以果斷和強力措施解決了香港孕婦無「床位」和無奶粉兩大困擾香港民生的問題;十年後的今天,香港隨時因為1月8月內地開關而出現全港藥荒,特區政府是否有對香港存藥做過盤點?會否用「先立法,後審議」方式,緊急實施「限藥令」,限制全港所有人買藥要有限制,以免有人(不論是否本港居民)大手掃貨?
自2019年之亂,香港再不是從前可以在東西方夾縫中生存的「韋小寶」了。西方因為2019年在香港的「顏色革命」失敗,老羞成怒,再也不會像以前般對待香港。香港的管治精英們也要明白,若不能在關鍵時刻站穩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立場,遲早會被淘汰;香港只能在大國博弈、美國全力打壓我國的大環境下謀生存、圖發展。近日美國在芯片上的一連串動作,絞殺我國意圖,彰彰明甚,而且是不分出勝負,美方是不會肯收手的。香港在2023年要做到「香港返咗嚟」,必須對國際環境有深刻認識。我們要連通國際,但時刻要注意大國博弈的波譎雲詭,爾虞我詐。與此同時,「打鐵還需自身硬」,若特區政府始終不肯痛下決心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以為殖民統治時代留下的一套可以千秋萬世,那麼失敗便已寫在牆上了。
原圖:Pixabay
https://pixabay.com/photos/hong-kong-china-city-urban-skyline-2438633/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