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人生路之十 Eat to Live和Live to Eat

2022.12.28 18:00 博客 周融

究竟人應該Eat to Live還是Live to Eat?假如你只為生存才吃,那會不會是一個苦悶沒享受的人生?為吃才生存,似乎有趣得多!

某些地區的朋友食也沒得食,自然要為生存甚麼都吃,一餐半飽一餐餓,有得吃已是萬幸,所以死吃亂吃,因為不知何時有另一餐,影響健康也不顧了。

今天港人不見這些日子,人餓了,街頭街尾免費飯盒總有人派!時代不同,要求自然有所改變。

在這個前提下,為生存才食最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健康,身體出了問題,甚麼都不能吃,唯有為生存而食。

有個朋友一直都是好飲好食,誰料肝臟出了大問題,一次碰到他,見到他面前的一大盤菜沙律,不能加油更不能落沙律醬,鹽也不可,腦海中浮現的是一隻白兔或一頭羊,不禁為他難過起來!不過他還是為了生命,笑笑口𡁻完那盤草!

另一些人為了信仰或個人選擇吃得平淡,大家也明白。素食者或Vegan也可以吃得有味道的。

這也不代表精力會受影響。騎師何澤堯就是一個素食者,要控制一隻千多磅的馬匹,每次出賽都要七、八場,也證明了素食和精力充沛是可以並存的。

也不提少林僧人高手了。

以前的人不夠食,所以有得吃就搏了老命,對健康有影響不足為奇。但今天大部分人都較注重健康及身型,食飯都是「168」:8小時進食,16小時斷食。食已經成為一個生活享受,而不是純粹維持生命的過程了。

甚麼時候看得到這現象?以前吃Buffet的人是鬥誰吃得多,他七碟你八碟!現在哩?鬥的是誰吃得更多貴重食材,而不是量了。Buffet比試是變為重質不是重量了!

與其硬吞一塊16安士美國巨扒,更多人寧願選擇6安士(甚至4安士)神戶西冷,吃得好些,留胃吃其他!

衣食住行,衣,是自我感受,虛榮加令人羡慕;住,是七成投資三成享受;行,不過是鬥速度及虛榮,究竟有多少真正的享受?

唯有食是滿足自己味蕾及口舌之慾,只有食才能提高安多酚的快樂感。

究竟吃多少才是最好?照我來說,即使第一口食物令你感覺驚為天人,到第三口已經有些高潮已過的感覺!再吃下去只是餵飽自己而已。

君不見最昂貴的Tasting Menu份量都不過是三幾口,目的是滿足了你味蕾而不是填飽你的腸胃。

食肆給你一大碟的理由,是要收足你的價錢吧!

如果把一頓飯分為幾部分,起先的美食只是三幾口的,令你滿足了口舌之慾,最後才給你一些便宜又可以塞飽肚的如米飯或「單尾」,這是否更符合美食及只吃夠就可以了的邏輯?

日本美食和Tasting Menu不就是這樣嗎?

食得好,不等如要食得多。既可健康又滿足到自己,這才是現代的Live to Eat!

原圖:素材網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