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裔的英國前財政大臣辛偉誠(又譯:蘇納克)為自己創造了歷史,當選保守黨黨魁,成為首位非白人的英國首相。 世人關注他會如何以較務實的政策來挽救千瘡百孔的英國經濟,以及提升日暮西山的國際影響力。
辛偉誠成為英國200年來最年輕,又是首位少數族裔首相,但擺在他面前是一大堆異常棘手的經濟和政治難題。 全英國民正密切注視辛偉誠能否團結因頻密更換黨魁而大失民心,以及內部分歧愈來愈嚴重的保守黨。他可以力拒在野工黨、自由民主黨,以及尋求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要求立即舉行大選的壓力嗎?
另外,自脫歐之後,一直沉疴不起的國內經濟不斷將大英帝國這艘殘破不堪的巨輪推往深淵。 俄烏戰爭所引起的能源和食物價格飛漲令英國通脹達40年以來最高。 早前,數千名示威者從英國各地長途跋涉湧往倫敦街頭,要求國家重新加入歐盟來改善經濟。形象沉穩,理財經驗豐富的辛偉誠能否力挽狂瀾?
此外,英國前兩任首相約翰遜和卓慧思都緊貼美國的反俄和反中外交路線,導致英國分別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雙邊關係跌至冰冷,令已脫歐的英國在國際貿易上更形苦困。 務實的辛偉誠會否在上臺後,為拯救經濟而一反之前的反俄和反中立場?
一直以來,42歲的辛偉誠的從政之路頗算平順。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取得MBA , 之後任職投資銀行,又做過對沖基金合夥人。他在2015年從政後做過國會議員,以及在約翰遜擔任首相時做過財政大臣,在抗疫期間推出強制帶薪休假,以及提高稅收改善因疫情而受影響的公共財政,受到一定的好評。
他上次在約翰遜因「派對門」醜聞下台後,與卓慧思競逐黨魁而輸給後者,很多分析認為他的少數族裔身份,令保守而傲慢的英國人難以接受。加上他的理財哲學較謹慎,反對大幅減稅,但卓慧思則以大舉減稅來吸引民衆眼球,結果擊敗辛偉誠而出任首相。
但志大才疏的卓慧思上臺後迅速推出的「小預算案」被群衆視為「刧貧濟富」,加上需要大舉借債,引發大規模示威和金融市場動盪,即使撤回方案和更換財政大臣都不能平息民憤,令對黨魁選舉具影響力的保守黨1922委員會要快力斬亂麻,勸説僅做了45天首相的卓慧思請辭。
約翰遜想吃回頭草參選首相,但顯然保守黨擔心若約翰遜在此時此刻公開與辛偉誠競逐黨魁,不單加劇保守黨的分裂,還令英國政局更加不穩,所以勸退約翰遜。 而下議院領袖莫佩琳又不夠支持票數入閘,令辛偉誠可以自動當選黨魁。
外界現在關注他出任首相後,會否完全實施之前所表達的緊縮政策,與現任財政大臣侯俊偉達成共識來削減開支。如何恰當控制龐大的赤字和公共開支,以及提出合適的增稅措施來振興經濟是辛偉誠最迫切的挑戰。
因為辛偉誠的印裔和印度教徒身份,印度總理莫迪在他當選後於社交媒體上發文,熱烈祝賀他當選,並期待與他在全球問題上密切合作。
而美國總統拜登形容辛偉誠作為印裔英國人成為首相是開創一個里程碑,意義重大。他已致電祝賀辛偉誠。外界相信今次雙方通話對美國更有特殊意義,就是向辛偉誠摸底,以瞭解這位印裔英國首相未來的政經路向。
須知道説英語的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素來非常團結以保護他們在國際上的共同利益,所以美國作為由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組成的五眼聯盟(美、英、加、澳、紐)之首,自然會加倍留意非白人的英國首相的施政。但英國向來是美西方核心成員,預料辛偉誠也會沿襲兩位前首相約翰遜和卓慧思的緊密親美路綫。
事實上,辛偉誠之前與卓慧思爭奪黨魁時,也曾發表強硬的反華立場,例如表示會關閉中國在英國的30間孔子學院以阻止中國的軟實力滲透、建立國際聯盟來對抗來自中國的網絡威脅和科技安全、擴展英國軍情五處來對抗中國侵犯英國的知識產權,以及阻止中國收購有戰略重要性的英國資產。
以中國目前的實力,當然不需要對國力已江河日下的英國卑恭屈膝,但也保持囯際禮儀,所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不卑不亢説:「中方對發展中英關係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維護和發展好雙邊關係是中英雙方的共同責任,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我們希望同英方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推動中英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前進。」
連德國總理朔爾茨也看出俄烏戰爭對歐洲的經濟破壞,不得不與美國的霸權路線保持距離,選擇下月率團出訪中國修補政經關係。
相對約翰遜和卓慧思,辛偉誠無疑是較為務實。世人都冷眼旁觀,他作為一個少數族裔晉身首相,之後能否再接再厲力排眾議,效法前首相卡梅倫打造另一個未來十年中英關係的黃金年代,從而扭轉沉疴不起的英國經濟。 這不僅為自己締造歷史,更可名垂英國。那就要看英國人和他自己有沒有這個睿智和魄力了!
原圖:Olaf Scholz Twitter圖片、David Cameron Twitter圖片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