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發生至今已經接近兩個月,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一方面採取軍事援助烏克蘭,同時企圖在能源貿易等經濟領域上實施制裁而迫使俄羅斯退兵。但觀乎國際油價,自俄烏爆發衝突後持續上升,由2月底的每桶不足100美元,最高曾升至140美元。事實上俄羅斯出口石油佔全球產量的百分之十二,西方聲稱停止入口俄羅斯石油是否真的有可能呢?
筆者無意中看到了這樣的一則新聞,某英國和荷蘭合資的石油公司在最近歐美反俄浪潮中急忙表忠,早於3月初即宣佈將會分階段退出俄羅斯所有油氣業務,同時立即停止採購來自俄羅斯的石油。該公司表面上似乎是緊跟歐美制裁措施,但後來美國彭博新聞社報道原來該公司一直一直偷偷購買大量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然後把這些能源運往中國,之後把來源於其他國家的「民主油」和俄羅斯石油混合,更把這種調和油中來自「民主國家」的石油比例控制在50.01%以上,然後一種產地為中國的新石油就誕生了!
筆者還是首次發現中國居然可以從石油進口國變成出口國,更重要的是因為這款石油中俄羅斯油的比例低於49.99%,不會違反制裁令,可以重新運往歐洲使用。這個所謂的「民主油」成分比例不禁讓人聯想到美國黑奴時期的「一滴血原則」,當時美國一些白人和黑人混血兒出生後究竟他們算是黑奴還是白人也曾經引起辯論,最後規定了只要有三十二分之一的黑人血統都算是黑奴。所以按照計算方法,一個黑人要脫離黑奴身分需要連續六代與純種白人混血才可以。但筆者意想不到的是,居然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石油買賣還要回到兩百多年前的原則。
事件被曝光後,歐洲各國均保持了沉默。背後原因很簡單,畢竟能源的剛性需求就擺在眼前,油價因為戰爭和減少俄羅斯石油公司入口的原因已經出現暴漲,隨之而來的通脹肯定會令更多歐洲國家陷入困境。不過更可笑的是,歐盟官員希望中國能夠保證既不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也不要協助俄羅斯規避西方的制裁。但在今次石油事件上,規避制裁的好像是西方企業本身。
事實證明了,西方處理俄烏衝突所採取的所謂制裁不過是一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辦法,只有放下「非友即敵」的冷戰思維,才可以在這個國際形勢動盪加劇的情況下冷靜下來,為平息風波促成和談。
原圖:Pixabay
https://pixabay.com/photos/oil-derrick-rig-drilling-petroleum-4713386/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