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才與台灣斷交轉投中國的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近日發生騷亂,當地唐人街店舖被暴徒焚燒搶掠,有人被殺。 而該國總理不點名指責有西方勢力參予煽動來破壞中所兩國之邦交,顯然這又是一場海峽兩岸政治角力下之悲劇。
這也帶出一個令中國人傷感的殘酷現實——自己人內閧,殃及當地華僑,始終都是血濃於水的同胞受罪,所以中國必須要盡快統一,避免這些人禍再發生。
另外,所羅門群島位處南太洋,勾起我30多年前看過的一篇有關中華民國在被驅逐出聯合國後,如何拓展與南太洋各島國外交關係的文章的觀感,借此抒發一下民族感情。這篇文章刊登於台灣的《光華雜誌》,那時筆者定居於北美洲,海外遊子的心情特別濃烈,開始體驗到人離鄉賤和中國文化的魅力,中國心也慢慢形成。
而因為時代久遠,筆者已不記得文章的大部份內容。 筆者支持中國統一,反對台獨,但對其中介紹當年中華民國駐南太平洋島國的外交人員十分敬佩。 他們爲保住邦交國關係而鞠躬盡瘁的工作態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記憶所及,那時是李登輝剛剛上台不久,他的台獨思想還未顯露,兩岸關係也尚算平穩發展。但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2年於聯合國取代了退守台灣,以及管治權只局限於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之後,當然要積極拓展國際外交,增加國際影響力。台灣也自然要努力保住原有的邦交國,海峽兩岸在爭取外交空間的角力早已展開。
《光華雜誌》這篇文章提到台灣當時努力保住南太平洋幾個島國的邦交,包括湯加、所羅門群島、庫克群島、馬紹爾群島等等。 政治很現實,維持邦交不外乎金元利益和政治影響力。而台灣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日漸衰微已是不爭的事實,唯有加大向這些島國提供的經濟誘因。
除了「紅蘿蔔」的利誘手段外,台灣派駐這些島國的外交人員還大打溫情牌,出動大使夫人親自烹調台灣美食送往這些島國的元首官邸供其享用。 爲了配合某些元首的起居飲食習慣,有時甚至要刻意奉承,一大清早送早飯過去。
而這些島國更佔盡中國人內閧的便宜,經常諸多需索和變臉,三心二意,臨時變卦,斷交後見到有更大利益又復交,總之要食盡「兩家茶禮」。
在敬佩當時的台灣外交官員和家眷的敬業樂業,以及忍辱負重的精神之餘,我不禁內心反問: 我巍巍的大中華文化淳厚,與南太平洋島國的幼嫩文化相比,簡直是巨人與嬰孩。但就因為我們的內鬥,以及被外國人愚弄,才會弄至巨人要看嬰孩的臉色,實在痛心疾首。
本來,台獨浪潮在台灣本島未蔓延之前,大陸基於囯際法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除了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外,也允許台灣以「中國台北」的名稱加入如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合組織等地區性國際組織、以「中華台北」參加奧運、用「中華台北」、「觀察員身份」、「部長名銜」等名義參與世衛大會,維持台灣的國際聯繫與兩岸交流。
可惜,台獨思想經過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等人的鼓吹後,愈演愈烈。現時的民進黨政府更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爲「海峽兩岸均堅持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向實際台獨邁向一大步,破壞了自己參與國際會議的基礎,大陸也不得不全力封殺台灣的國際空間。
有見為台灣爭取國際地位可以令中國人自己打自己,美國和西方反華政權樂意做「好人」, 聯合台灣一起頻頻搞小動作,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令大陸成為世界「奸人」,務求阻礙中國的統一。
目前台灣在全世界僅存15個邦交國,其中4個是在南太平洋。 而位於澳洲東北方,距離香港5千多公里,人口只有約72萬的所羅門群島是在2019年9月與台灣斷交,再和中國建交。
今次是所國親台灣的馬萊塔島發生騷亂。當地唐人街幾乎所有建築物被燒毀和洗刼,並發現至少3具屍體。阿國與台灣斷交後,馬萊塔省仍繼續與台灣保持聯繫,而且接受美國的直接援助。該省省長更拒絕中國企業到該省投資。
騷亂發生後,負責島上治安的澳洲迅速派出軍人和警員平亂。 美聯社報導“澳洲迅速對此進行干預,是為了避免中國安全力量進入該國並幫該國恢復秩序”,防備中國介入之心昭然若揭。
可悲的是當華僑在與中國有邦交的歸化國努力創業,為該國的安定繁榮作出貢獻時,竟因為遠親同胞兄弟鬩牆而受害。
更可恨的是,自家人內閧,竟有人為打倒另一方而借助外力來摧殘自己的遠房親戚。
所以,中國必須統一,也要盡快統一。 只有民族團結興旺才能避免這類「親者痛,仇者快」的骨肉相殘人禍不斷重演。
原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