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面撤出阿富汗之後,美國對亞太地區進行了一個重大的戰略調整,成立了兩大機制增加國際影響力。第一個就是四方安全對話,與會國家包括了美國、澳洲、印度、日本。根據白宮聲明指出,此機制目的在於推進控制疫情、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合作,但觀乎與會國家的背景,還有把台灣作為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就不難看出實際目的就是在於第一島鏈。
第二個重要機制就是軍事安全合作夥伴關係,參與者就是「五眼聯盟」中的核心美英澳三國。美國為了搞這個三國同盟,不惜搶走澳洲向法國訂購潛艇的訂單,單方面撕毀核不擴散條約,向澳洲提供核潛艇,更承諾未來為澳洲提供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新技術以換來澳洲的「忠誠」。美國總統拜登在成立大會時的一句話直接指明了其戰略目的,「就是為了提升並增強共同應對二十一世紀威脅的能力,就像我們在二十世紀所做的那樣。」其中有兩個關鍵的訊息,二十世紀美國對付的是誰?何者又是美國眼中二十一世紀的威脅?明顯易見,美國就是要把二十世紀對付蘇聯的那套方式用來對付現在的中國。而所謂的「那一套」是什麼呢?美蘇對抗之中沒有發生過直接的戰爭,蘇聯垮台的主因是美國聯合其盟友搞軍備競賽,現在也正是如此。
當美國給澳洲提供並部署核潛艇後,目的當然是讓澳洲核潛艇來南中國海「自由航行」,為中國增加軍事壓力,長遠希望迫使中國增加南海軍事部署。南海周邊的國家不乏美國盟友,比如越南、菲律賓等,面對中國「威脅」也會被迫增加軍費。美國一方面靠對外輸出軍備賺取收入,同時一步步迫使中國參與軍備競賽,導致國內的其他民生開支受影響。前車可鑒,當時蘇聯正是瘋狂增加軍費而令國內矛盾加劇,最後導致倒台。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以過去和現在的鐵鑄一般的事實來測未來,洞若觀火!」蘇聯解體的教訓告訴我們,美國想借助盟友之力重施故伎來打擊中國。國家唯有繼續深化改革,解決好國內發展中面對的問題,不陷入無止境的軍備競賽中,才是應對西方勢力圍堵的上策。
作者:穆家駿 中學教師 教聯會副主席 港區全國青聯委員
原載:文匯報
https://www.wenweipo.com/a/202110/26/AP6177168ce4b08d3407e20398.html
原圖:Pixabay
https://pixabay.com/photos/soviet-union-nation-ussr-flag-2704166/
https://pixabay.com/illustrations/flag-usa-wall-trump-politics-3889781/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