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視頻

聲光伴讀《暴亂的終結手段:請港府修例 杜絕移民吃盡兩邊茶禮》作者:微塵

2021.08.14 18:00 視頻

即使民族復興在即,對香港前途失去信心的市民仍然不少,仍然有「蟬過別枝」的情況,不同界別都開始出現離職移民,特別是參與過政治運動的教師。移民是個人的決定,我們不必置喙,但的確令人莞爾。 

原圖、原片:港台新聞片段、無綫新聞片段、星島日報圖片、港台節目《鏗鏘集》片段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旁觀者
「杜絕移民吃盡兩邊茶禮」的提法值得商榷。中國政府的政策一向是「打擊一小撮,團結大多數」,對极左和极右的傾向從來是反對的。可以理解,大家對過去的黑暴自然是深惡痛絕的,恨不得把他們盡數鏟除而後快,但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注意政策,不能走極端路線。關於這一點,中國革命的歷史是有深刻教訓的,不可不警惕。當年中國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初始,革命形勢一度危急,部隊中有一些戰士或因各種原因,提出脫離隊伍返回家鄉,當時毛澤東體諒他們的實際情況,不但沒有阻止他們離去,還給他們發放回家路費。這樣的仁政,當場使有些人馬上轉變心意,看到共產黨的偉大,從此終身為共產主義奮鬥;而暫時離開的人大多也有所感悟,最終也看到了革命在中國取得勝利,重回國家建設事業中,作出自己的貢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現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比以前更講究「精準」二字,更值得港府借鑒。香港出現移民潮,並非始於今日,而且也不止一兩次。比較出名的是香港97回歸時,有大量人移民海外,當時謠言四起,人心不穏,但後來不消一兩年,大部份離去的港人看清了事實,又去而復返,再次為香港作出貢獻。這說明離去的港人,其實大部份只是受蒙蔽,或一時沒看清形勢而已,一旦有朝一日香港回歸正常,他們既使因為生活的選擇而不再回歸,只要港府像當年紅軍一般施以仁政,相信他們也會有所感恩,最終會成為維護祖國內地和香港的海外力量的。當然,對於流亡海外的一些不良份子,港府也要出台一些措施,對他們進行精準打擊。只要證據確鑿,可以暫停他們在香港的副利,直到他們能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並能獲得社會大多數的認同為止。這樣香港社會就可以進入「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良性循環了。
202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