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牌榜第一之爭奪,是歷屆奧運會的重頭戲。中國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射擊第一金後一直領先,美國一直排第二,雙方鬥到最後一日,中國仍以38枚金牌領先美國的36枚金牌。但最後一日美國奪走3金,中國隊則沒有金牌進帳,美國終以39金力壓中國38金,以1枚金牌之優勢重回第一位。
為美國取得最後一枚金牌的是女子排球,而上屆里約奧運的這枚金牌則由中國女排收下。可惜,今次中國女排大熱倒灶,最終是八強不入,提前打道回府,傳奇教練郎平黯然離隊。女排失利影響極大,導致了美國的後來居上。
在東奧會的17天內,美國人做了16天「老二」,這是美國人無法接受的尷尬。美國傳媒為此都吃了整缸的醋,除了對中國冷諷熱嘲,一反常態地聲稱獎牌榜與文化實力地位無關,更對獎牌榜排名方法「下功夫」,按照獎牌總數排位,如此一來就是「美國第一」。然而,按金牌數量排名是國際傳統,國際奧運會如此,過去的美國也如此,今屆美國為了挽回面子而改變約定俗成的排位方式,端的難看。莫說在美國本地引發爭議,連美國的小跟班澳洲也看不下去,直指美國此舉荒唐。
直至最後一天,美國金牌數超過中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國主流媒體才又心安理得地恢復了正常奧運會排名,他們沒必要再玩雕蟲小技了。
不過,儘管美國如願奪回奧運排名榜首位,這個「第一」的地位並不牢靠。道理很簡單,中國隊的金牌若計入香港代表隊所獲的1金,就與美國同為39枚金牌,平起平坐;若再計入台灣得到的2金,中國隊就以合共41枚金牌傲視美國。
台灣的重要性,在奧運金牌榜上可見一斑。
美國的「第一」是以中國的分裂為代價。如果中國一統江山,美國就失去「第一」。從美國維持霸權的角度,一定會千方百計支持台獨勢力,從中漁利。美國人在台灣問題上做了那麼多手腳,目的就是阻止兩岸統一,阻止中國超越美國。
而從中國的角度,實現兩岸統一是成為真正的強國的前提,是中國夢不可或缺的內容。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針鋒相是國運之爭,關乎世界大勢甚至人類的未來。
原圖:網絡截圖,新華社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04931-20210808.htm
http://home.xinhua-news.com/gdsdetailxhs/share/9808471-?pageflag=iframe
http://home.xinhua-news.com/work/search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