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的大日子,內地最近這一年來,有越來越多各類關於建黨歷史的文宣,香港人雖然在「一國兩制」下生活在不是奉行社會主義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但也可以趁此加深認識一下中國近代歷史,瞭解一下共產黨為何經歷一個世紀而屹立不倒。包括筆者在內的香港人,很多都曾以為共產黨是神秘的地下組織,是落後、專制、官僚的代名詞。到了中國共產黨建立一百周年的今天,再看看現在的中國各方面的發展,香港人是時候花些時間去瞭解一下這個擁有九千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政黨。
最近,筆者在網上看了兩部很新的內地電視劇,《覺醒年代》和《山海情》,都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而拍的。兩部劇均很好看,給予筆者不同的,但均很深刻的感受。先說《覺醒年代》,那是講述1915至1921年間,中國出現新文化運動,然後是人心激蕩的五四運動,和透過參與這些運動的中堅份子開始研究馬列主義,到共產黨如何誕生在華夏大地的歷史。全劇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三人為軸心(其他重要人物如蔡元培、魯迅等也有出現),帶出一班包括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鄧中夏、趙世炎等熱血青年怎樣在中國被列強欺侮(其中,一次大戰後1919年巴黎和會裡英美等國硬把戰敗國德國佔據多年的山東送給日本,看得人怒火中燒),軍閥橫行,滿清餘孽猶在蠢動,老百姓過著半奴隸式生活的年代,義無反顧地為中國尋找脫離苦難而投進波瀾壯闊的運動中,並認定以共產主義為救國救民的良方。筆者相信,若是生在當年的中國,自己也會熱血沸騰,像這些年輕知識份子一樣,憂國憂民。電視劇使我們認識到,成立中國共產黨的初衷,就是為人民謀幸福,使國家富強,不再受外侮。
另一部「山海情」,則講述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位於大西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個極度貧困的地方「西海固」,透過地方幹部的努力和國家的「幫扶」政策,由比較富庶先進的福建省,派官員和專家去協助老百姓提高生產力,然後說服他們搬遷到比較宜居的新區,讓居住環境和生活水準在二十多年間大幅度提高,把本來是黃沙萬里,荒涼無比的「乾沙灘」變成了生機處處的「金沙灘」。劇中主角是一個年輕的基層幹部,在惡劣的環境中,面對保守、頑固、沒有文化的村民,不畏艱苦,一步一腳印地幫他們脫貧,自己也得到政府和黨的賞識而被慢慢升上高位。這故事確是內地很多貧困地區的寫照,中國近年脫貧成績斐然,有目共睹,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正確外,頗大程度是有賴身為黨員的基層幹部不畏艱難去落後地區工作,同時也因為黨有一套嚴謹而全面的選拔人才方法,使最優秀的人來擔任領導。
無論香港人以前怎樣看不起中國大陸社會,說什麼又窮、又髒、又亂,說共產黨的制度 「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 使人們欠缺積極生產的動機。但今非昔比,只是經過三十年左右的光景,中國的經濟發展翻天覆地,GDP由世界排第七躍升至第二。工業和農業生產力,大型基礎建設,掃除文盲,醫療服務,綠化與環保,科技應用,治安水準等各方面絕對是不遜于先進國家。儘管西方國家這幾年挖盡心思來攻擊中國,說中國人民在共產黨極權管治下沒有人權,民不聊生,但事實擺在眼前,中國人民現在可以自由出國旅遊(中國遊客現在是全球旅遊業的最大客源),可以自由選擇移民外國,生活是過得越來越好,可謂民豐物阜,人均壽命越來越長。最使美英兩國最氣的,是無論怎樣唱衰,中國人愛國熱情卻從未有現在那麼高漲。如果沒有一個這麼高效,這麼團結的黨來領導,中國人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嗎?
不錯,新中國在成立後的最初三十年,確是出現過些政策上的錯誤,加上當時在東西方冷戰的氛圍下,我們在香港談到共產黨便抱有輕視、甚至敵視的態度。這也造成在八十年代中英談判,解決香港回歸問題時,考慮到內地和香港之間生活水準的差距和政治制度的不同,中方為了安定香港社會人心,提出了「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方案。香港人,今天必須認清一個事實,香港已不再高高在上,中國內地也不再是目不識丁的窮親戚,而香港特區政府若要提高管治能力,改善行政效率,那就應該向共產黨學習。
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好好認識這個成就卓越的黨吧!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093427/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290158/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