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電子傳媒步入寒冬

2020.12.03 00:00 時事

有線寬頻裁員近百人,其中涉及新聞部門有40人,引起很大迴響,對於一間商業機構裁員很難置喙,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近一年世界的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頓,公司為了繼續生存出現裁員潮在所難免,不過今次有線涉及新聞部員工,於是有心人藉機炒作,傳媒工作者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已經失去「專業」,報道愈來愈重個人情感,因為每人手中都有一部智能手機,即是一部攝影機,人人都可以舉起手機大叫監察社會,已經由有圖有真相進入有片有真相的年代。不過,手機所拍到的片段也可能只是事實的其中一部分,這與專業的傳媒一樣,當採訪者帶有主觀去報導個人認為對的事,可能也是事實的一小部分,所以今天的傳媒應該比專業更專業。

對於裁員任何人都不會感到開心只有難過,當日國泰將港龍航空「摺埋」,相信也沒有諮詢和與港龍的員工商量,難道港龍的員工不是航空界的精英。有線新聞的員工認為被裁走是最打得的好手,要求管理層解釋裁員準則,這樣對其他留下的同事實在不公平,是否留下的就是一些能力不足的廢人。如果說有線新聞裁員是錯,只能說是手法錯不夠老辣。

有線新聞金年代已不復見

今次有線裁員社會對其餘的60人毫不關心,因為他們沒有新聞價值﹐已經成為應該的,反而新聞部的40人就是公司的損失,理由是他們認為有線新聞是有線寬頻的招牌是王牌。更重要是公司將一批新聞「精英」裁走,很多都是公認「做得」之人,特別是獲獎無數的「刺針」組,不過,事後看到一篇黃媒的報導原來該組只有三人,公司是否真的容不下這三人,街外人是無從知曉,因為只是單向報道。無可否認有線新聞的確曾經有過一段風光的日子,有不少出色的報道,但不能永遠沉醉在過去年代,緬懷昔日的風光,今昔無法比較,相信有線新聞也都換了幾代人和幾個主管。於是有人認為新任主管不夠班,未能帶領新聞部向前進,有線新聞倒退了,一如老前輩永遠認為後輩不如自己一樣,年青人永遠追不到前人的步伐。

有句老話,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勝舊人,時代不斷進步,當年大灑金錢的有線新聞,電子傳媒黃金年代已不復見。一如有線體育台曾經擁有「英超」和世界各大足球的風光日子一樣,當財源漸減競爭力不及對手時,也只能默默地找尋其他出路,播放其他小眾的體育節目。可能有人忽略本月也多間報紙傳媒同時也在裁員。現在不單止是紙媒連電子傳媒也進入寒冬。在5G來臨年代,電視台部分工種也開始式微。一如過去電視台有人負責打字,現在年青一代的記者邊採訪邊用手機打稿,將消息傳回總部,不可同日而語。看到網上媒體以煽情的手法帶有政治色彩單一報道有線新聞被裁員工的種種手法,不知傳媒的老前輩有何感想!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968698/%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6%9C%89%E7%B7%9A%E5%AF%AC%E9%A0%BB%E5%AE%A3%E5%B8%83%E8%A3%81%E5%93%A1102%E4%BA%BA%E4%BD%94%E6%95%B4%E9%AB%946-%E6%96%B0%E8%81%9E%E9%83%A8%E4%B8%8D%E5%8F%97%E5%BD%B1%E9%9F%BF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黃就是蝗
好吖。免得又害死人。做得大陸記者,點會唔知道、估唔到訪問出咗街一定會害到「二五仔」「報料人」「受訪者」咩?不過大家都有利益,如果害死咗仲好!炒大鑊,搵大錢。
4天前
黃就是蝗
好吖。免得又害死人。做得大陸記者,點會唔知道、估唔到訪問出咗街一定會害到「二五仔」「報料人」「受訪者」咩?不過大家都有利益,如果害死咗仲好!炒大鑊,搵大錢。
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