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批特首拒推全民檢測
何君堯警告:
不全民強制檢測 大家就有不測!

2020.12.02 23:40 時事

新冠病毒繼續肆虐全港,人心惶惶,一直力推全民強制檢測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最近就在社交平台義正詞嚴地批評特首:「一日不推行全民強制檢測,大家就會有不測!」

回顧過去的一年,何君堯認為發生了不少好事,例如終於有國安法,亦把應該DQ的議員都DQ了,而且其他攬炒派亦集體「自刎而死」等,覺得這是上天的眷顧,不過他提到我們有一個大挑戰還未解決,就是新冠病毒。

何君堯指出,「病毒令中港兩地停止往來,不能團結,而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病毒就如港獨份子,要把香港分裂出去,所以它就是大家的敵人!」他又說疫情嚴重打擊香港經濟,各行各業苦不堪言,就算政府有資助,也是長貧難顧,唯有清零才可以解決根本問題。

何君堯非常鄭重地向特首呼籲:「不要聽那些讒臣亂說,甚麼全民強制檢測不可行、只是一個口號。一日不推行全民強制檢測,大家就會有不測!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抗疫成功,令兩地早日通關!」

大家又點睇呢?

原圖:大公報、星島日報

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8/0119/3535499.html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082579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旁觀者
港府的決策層現在處於一個十字路口上。何去何從,現在確是考驗決策者各方面質素的時候。平心而論,決策者不可能是各方面的專家,所以一個高明的決策者,一定會尋求各方代表的意見,找到一個合理的方案去解決問題。正所謂,兼听則明,偏信則暗。這是連古人都明白的道理。港府的決策者現在有沒有做到這一點呢?所謂專家,有時候不但要听其說的,也要看其做的。尤其要看他的理論是否與實際相符。很明顯,現在擺在港府決策者面前的,有兩種對立意見的專家。一種是不主張全民強制檢測的,另一種是主張全民強制檢測的。不主張全民強制檢測的專家,依據的理論與英美歐等國很多專家大致相同,但可惜的是這些國家的防疫大部份做得很差,不但感染的人數多,而且因感染而造成死亡的人數也多。先不說歐美的方法是否正確,單從效果來看,若港府效法他們,那麼疫情的控制效果就會與他們相近或相若,相信這不是港人想要的結果。再往細里看,香港主張學歐美防疫經驗的主要專家代表是誰呢?從報章報導來看,估計應該有袁國勇和何栢良兩人(一說有四人)。若港府僅依靠這些人對香港的疫情作出判斷和出台治理方案,則很難說這是符合兼听則明,偏信則暗原則的,格局太小。人們至今沒有看到袁國勇對於使用「武漢肺炎」這種歧視性的說法,有過任何由衷的道歉,也沒有看到他對於防止Covid-19病毒在人羣中的漫延有何數理上的卓越見解,更遑論現實中被毗鄰的內地和澳門給比下去了。對於何柏良就更不用提了。7000醫護政治罷工,主張封內地關與他脫不了關係。從未見過他主張用同樣的手法去封疫情更嚴重的英美歐的關。無容置疑,從言論看,他是全民強制檢測的積極反對者。港府的決策者若看不清事實,偏依重這些缺乏遠見灼識的專家,後果一定是可悲的。偏听偏信再加上輕視、傲慢、自大一定會自食其果。
20201203